一、工業革命的發展歷程
18世紀中葉以來,人類歷史上先后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即工業1.0), 以蒸汽機為標志,用蒸汽動力驅動機器取代人力,從此手工業從農業分離出來,正式進化為工業,世界經濟重點從東方轉向了西方(歐洲),是人類發展史上一個偉大轉折;第二次工業革命(2.0),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用電力驅動機器取代蒸汽動力,從此工業進入大規模生產時代,電力、鋼鐵、鐵路、化工、汽車等工業興起,石油成為新能源,美國替代英國成為世界經濟的領導者,這次革命促使交通迅速發達,世界各國交流更趨頻繁,國際經濟逐漸走向全球化;二次世界大戰之后開始的第三次工業革命(3.0),以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和PC的應用為標志,全球信息和資源交流變得更為迅速,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被卷入到全球化進程之中,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進一步確立,人類文明的發達程度也達到空前的高度;現在我們進入了2016年,這個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代——工業4.0,現實與虛擬空間相互交融,出現了“信息物理系統”這個奇妙的關鍵詞。虛擬空間與現實的物理空間相互交織而誕生的新產物正在對這個時代產生莫大的影響。那么究竟什么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其標志又是什么呢?
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提出與標志
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 4.0)最早是在 2011 年德國漢諾威博覽會上,由三位大學教授提出來的,該計劃是將人工智能和互聯網技術組合,并結合工廠和零售店等制造一個巨大的網絡。2012年2月,美國正式發布了《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從此踏上了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道路。2015年4月,由德國聯邦經濟與能源部和聯邦教育科研部牽頭,一個橫跨政治、經濟、科學和工會各界的“工業4.0共同平臺”正式啟動,也標志著工業4.0成為德國國家戰略。日本政府推出的《日本再興戰略》將工業4.0視為創造新商業模式的重要契機,重點發展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加快人才培養、教育、研究開發、工作方式等領域的配套改革,實現產業結構轉型。日本經濟產業省決定在2016年內開展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實證試驗。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于2015年5月推出中國版工業4.0綱領性政策文件《中國制造2025》,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戰略選擇,其核心是加快推進制造業創新發展,提質增效,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
究其根本,工業4.0的標志是“人工智能”,特點是利用各種計算機程序來模擬人的思維結構、推理和求解問題的行為從而實現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產品與設備之間可以相互溝通,其關鍵在于能夠通過收集數據進行分析判斷,目前物聯網、線上到線下(O2O)、商對客(B2C)等通過收集和分析數據,來推斷消費者的行為模式,從而實現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正是他們的魅力所在,過去市場營銷方面的專家,已經開始被能夠分析數據的人工智能系統所替代。人工智能系統,可以通過分析無數顧客的信息,來自動進行合理的判斷顧客的行為模式;并能通過分析無數的案例,用以此類推的方式來推測顧客的行動。
那么作為燃氣企業,天然氣領域由于各先進的管理系統、智能設備的使用已接近于工業4.0目標,但液化石油氣零售行業,由于其商品、銷售形式等特點,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說有一定困難,但絕不是不能完成,我們且從工業4.0的層次轉變中尋找突破。
三、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層次轉變
工業4.0并非短時間內由于某種技術瞬間完成,而是層層遞進連續的改變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層次改變:
1、數據的傳遞-互聯:工業4.0的核心是連接,要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構成數據傳遞路徑實現數據傳遞,從而使各個環節能夠進行交流溝通。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個東西,一個條碼,可以自帶一些信息,通過條碼將生產設備和管理信息系統也各自連接起來,并且設備和信息系統之間也連接起來了。例如:每個液化石油氣鋼瓶都自帶一個條碼,里面記錄著每個鋼瓶“身份”信息和物流信息,“身份”信息即鋼瓶的一些來源、技術規格、充裝數據、充裝品類,物流信息即每一只鋼瓶應該什么時間送達客戶,送給哪個客戶,由哪一區域、哪一人、哪一輛車進行配送,這都是一一對應的,這些信息如果均能實時發射到數據終端,那么從客戶燃氣即將用完的那一刻起,下一瓶滿足用戶個性需求的氣就已經充裝完畢在配送的途中了,它所有的特性,都是符合客戶要求的,通過一個條碼將液化石油氣整個流通環節完美連接,形成閉環。
2、數據采集-挖掘:企業面臨信息總量在不斷增加,更迫切地需要有效的信息分析工具,以便能發現大量商業數據間隱藏的依賴關系,從而抽取有用的信息或知識,指導商業決策。過去只有簡單的數據統計技術,還未達到成為智能數據分析工具。因此,在數據生成和數據理解之間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就是一種新型的數據分析技術,旨在從大型數據庫中提取隱藏的預測性信息,構建高效的數據倉庫,發掘數據間潛在的模式,以便于用理解和觀察的形式反映給用戶,從而為企業做出前瞻的,基于知識的決策參考意見;例如現在的智能手環、智能自行車、智能跑鞋、智能燃氣表、智能角閥、智能鋼瓶等等智能硬件都是這個思路。就是把產品作為一個數據采集端,不斷的采集用戶的數據并上傳到云端去,利用人工智能系統分析數據,以實時了解用戶需求,從而做出有效決策。
3、云工廠-云服務:當工廠的兩化(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進一步深入的時候,另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就有要孕育而生了,這就是云工廠。 工廠里的設備現在也是智能的了,他們也在不斷地采集自己的數據上傳到工業互聯網上,此時我們就可以看到,哪些工廠的哪些生產線正在滿負荷運轉,哪些是有空閑的。那么這些存在空閑的工廠,就可以出賣自己的生產能力,為其他需要的人去進行生產。智能產品會不斷地采集用戶的數據和狀態,并上傳給廠商,這個就使云服務這種新的商業模式成為可能,最終目的便是為優質服務提供支持,以獲得較高的用戶滿意度。這個服務是什么呢?對于液化石油氣用戶來說,在價格沒有明顯高于市場價格時,更傾向于送氣的及時性,故瓶裝氣配送應以不耽誤用戶使用為原則,以“剛剛好”為目標,用戶即將用完氣,下一瓶氣剛好送達,而這一“剛剛好”的目標可以通過智能鋼瓶來實現,智能鋼瓶可以不斷采集用戶用氣數據,掌握用氣周期,根據瓶裝剩余氣量定時報警,除此之外還能對用戶用氣環境進行監測,將數據實時反饋到企業,保證了送氣的及時性和用氣的安全性。
4、跨界打擊:這個過程將從根本上撼動現代經濟學和管理學的根基,重塑整個商業社會。 舉個例子,一個生產手表的廠商,這個表每天貼著你的身體,采集你身體的各項數據,這些數據對于手表廠商也許并無用處,但是對于公司就是個金庫,這個時候,手表廠商搖身一變,就能成為最好的保險公司。 跨界打擊的根本是信息的采集,不同的信息來源讓我們有打入其他行業的無限可能性。
結語:
工業4.0的最終形態是顛覆整個傳統的商業,將目前的商業模式徹底打破,形成新的商業模式。在工業4.0發展的過程中會不斷出現新科技、新技術、新管理方式,企業必須與時俱進,才能保證不被“潮流”淹沒。例如液化石油氣行業,特點是流動性大,覆蓋面積大,不僅僅是使鋼瓶發生位移,而要經過對物品的加工、包裝、分析、檢測、及時或定時送達等服務手段,保證能夠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在工業4.0的浪潮下積極實行變革,勇于創新,是我們今后發展的重中之重。
以上僅是對工業4.0的簡要介紹和粗淺理解,工業4.0是一個概念,包含了許多內容,是未來企業的發展方向,如何理解也是見仁見智,工業4.0讓滿足每一用戶的不同服務需求成為了可能,究竟該怎樣利用工業4.0所帶來的先進理念和技術成果,形成一套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完整體系,成為企業持續走好的堅實后盾,這是每一位中民人都應深刻思考的。
(作者系北京中民燃氣有限公司安全技術部)